首页 > 招标公告 >关于发布安龙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
关于发布安龙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
贵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安龙县
招标公告
  发布单位: 火标网  发布日期: 2024-06-20 16:01:43
咨询此项目热线:17696581266
详情内容

各镇(街道)农业综合服务中心、中心各有关股室: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理念,落实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植保方针,推进农药“零”增长行动,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,助力全县绿色发展,特编制和发布《安龙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》,请遵照执行,抓好落实。

附件*:安龙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附件*:安龙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附件*: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附件*:高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安龙县农业农村局(县乡村振兴局、县生态移民局)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****年*月**日 

附件*:

安龙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技术路径:高产优质良种+水稻药剂拌种技术+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+“两增一调”技术+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。

*、药剂拌种。按每公斤干稻种选用***克/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*毫升或**%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*~*毫升,加上*.***%赤•吲乙•芸苔可湿性粉剂*克或*%氨基寡糖素水剂**毫升,兑水*毫升,混合均匀,配制成拌种液,在水稻浸种前*天拌种,晾干备用。

*、培育壮苗。选用高产优质良种,使用全程无纺布覆盖旱育秧技术。清明节(*月*日)前后*天,选晴适时播种,免拱全程无纺布覆盖培育壮秧。

*、健株栽培。实施“两增一调”技术。一是增加栽插密度,中高肥力田块机插秧按*********规格移栽,亩栽*.*万-*.*万穴。中下肥力田块亩机插按*********规格移栽,亩栽*.*万-*.*万穴以上,穴栽*粒谷秧。二是增施钾肥施用,增加基肥和穗肥的钾肥施用量,**%作基肥,**%在分蘖盛期施用,亩施钾肥**—**公斤。三是调整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,按*:*:*=*:*.*-*.*:*.*的配比合理施肥,按*:*的基蘖肥比例施用氮肥。

*、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。(*)生态调控。及时清理带病(虫)稻草(茬)降低病源虫源基数;田埂和田边保留功能杂草,涵养寄生蜂、蜘蛛等天敌;(*)理化诱控。安装杀虫灯或连片选用持效期**天以上的诱芯和配套诱捕器,诱杀稻丛卷叶螟等夜蛾类成虫,降低虫口基数,减轻危害。(*)科学安全用药。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实际,达标用药控害,在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时,优先选用生物制剂,发挥持续控害作用。化学农药交替、轮换用药,有效延缓抗药性。采用高工效低容量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实施统防统治。重点加强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防治。

*.稻飞虱防治技术。田间稻飞虱百丛虫量达****头时,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,推荐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*******、球孢白僵菌、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、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醚菊酯、氟啶虫胺腈、吡虫啉、吡蚜酮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;

*.稻纵卷叶螟防治技术。百丛有幼虫***头或百丛束叶尖或新虫苞***个时,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,推荐优先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、金龟子绿僵菌*******、短稳杆菌、球孢白僵菌、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、苏云金杆菌、多杀霉素、苜核·苏云菌等生物农药和四唑虫酰胺、氯虫·噻虫嗪、四氯虫酰胺、氯虫苯甲酰胺、茚虫威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。

*.主要病害防治技术。重点抓好穗瘟预防。在水稻分蘖盛期、破口期、齐穗期,用肟菌·戊唑醇、三环唑、春雷霉素、丙环唑等药剂轮换用药,兼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。

附件*:

安龙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一、防控策略

坚持预防为主、联防联控。综合应用抗性品种、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,分区域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。加强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,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,保障玉米生产安全。

二、防控对象

重点抓好防控草地贪夜蛾、玉米螟、粘虫、南方锈病、纹枯病、大小斑病、小斑病、穗腐病等病虫害防控。

三、防控措施

*、选用抗(耐)病品种。选用正大***、正大***、裕单**等抗(耐)病品种。

*、药剂拌种。用含有噻虫胺、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复配型种子处理剂进行药剂拌种,防治地老虎、金针虫等地下害虫。生物防治可用金龟子绿僵菌、球孢白僵菌颗粒剂随种肥沟施。

*、合理密植,科学施肥,健康栽培。在发病初期,选用枯草芽孢杆菌、井冈霉素*、苯醚甲环唑、氟环唑、吡唑醚菌酯、丙环·嘧菌酯、肟菌·戊唑醇、唑醚·氟环唑等杀菌剂喷施,视发病情况隔*—**天再喷*次。

*、成虫诱杀。使用灯诱、食诱、性诱剂诱杀夜蛾类虫害。

*、生物防治;在草地贪夜蛾、粘虫、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或夜蛾黑卵蜂等天敌灭卵;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、球孢白僵菌、核型多角体病毒、金龟子绿僵菌、印楝素、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;化学防治可选用四氯虫酰胺、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乙基多杀菌素、四唑虫酰胺等杀虫剂,抓住低龄幼虫窗口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。

*、中后期“一喷多促”技术。心叶末期至灌浆初期,根据叶斑病、穗腐病、玉米螟、粘虫、蚜虫等病虫发生情况,合理混用杀虫剂、杀菌剂、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。宜使用高秆作物喷杆喷雾机或航化作业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。

*、统防统治。在虫口基数达标后,选用四氯虫酰胺、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乙基多杀菌素、四唑虫酰胺等化学农药,抓住低龄幼虫窗口期实施统防统治。

  

附件*:

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一、防控策略

坚持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,以健身栽培为基础,综合应用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,实施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,切实提高防治效果,降低病虫危害损失。

二、防控对象

安龙县常见和主要防治对象有根腐病、病毒病、叶斑病、地下害虫、点蜂缘蝽、大豆蚜、大绿叶跳甲、大豆食心虫、大豆卷叶螟等。

三、防控措施

(一)播种期

选用耐抗病虫品种,合理密植;防治大豆根部病害选择含有精甲·咯菌腈、苯醚甲环唑、嘧菌酯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;防治地下害虫、叶甲、象甲、大豆蚜等苗期害虫可选用含有噻虫嗪、吡虫啉、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。生物防治可用金龟子绿僵菌、球孢白僵菌颗粒剂随种肥沟施。

(二)苗期至分枝期

防治食叶类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喷雾;刺吸类害虫选用吡虫啉、高氯·吡虫啉、噻虫·高氯氟等化学药剂或苦参碱、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,同时喷施氨寡糖·链蛋白等预防病毒病;大面积连片大豆田害虫防治可采用灯诱、性诱和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,集中诱杀金龟子和鳞翅目害虫成虫。

(三)开花至鼓粒期

开花后如遇多雨天气,及时喷施苯甲·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治大豆叶斑类病害;选用咪鲜胺、氟唑菌酰羟胺和菌核净等药剂适时防控菌核病;田间蜗牛、蛞蝓类害虫发生为害时可撒施四聚乙醛颗粒剂防治。在大豆植株现蕾、开花期,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,选用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控旺。防控点蜂缘蝽可选用聚集信息素或喷施噻虫嗪、噻嗪酮等药剂,同时可兼治其它刺吸式害虫。大豆食心虫、豆荚螟成虫盛发期撒施食诱剂诱杀,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;初孵幼虫防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、氯虫苯甲酰胺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,老熟幼虫开始脱荚入土前,田间湿度较高时,可选用白僵菌粉剂均匀撒施于田间地表防治越冬幼虫。

(四)收获期

病残体及时离田处理,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,深翻耕耙降低病虫基数。

注意事项:*.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优先选用生物、物理等非化学防治措施,注意保护利用自然天敌。*.大豆食叶害虫在营养生长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,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,注重开花结荚鼓粒期的防控。*.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,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,注意合理轮换用药和交替使用。*.大豆登记用药品种有限,本方案中提到的药剂仅供参考,各地根据农业部门指导科学选用药剂防治病虫害。

附件*:

高粱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导意见

一、防控策略

坚持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,以健身栽培为基础,综合应用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控、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,实施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,切实提高防治效果,降低病虫危害损失。

二、防控对象

安龙县酒用高粱的常见和主要防治病虫害地老虎、蚜虫、粘虫、高粱条螟、穗螟、玉米螟、虻蝇、炭疽病、大斑病、紫斑病、红条病毒病等。

三、防控措施

(一)农业防治

适时播种、合理密植、科学施肥、健株栽培。

(二)科学防治

物理防治。对虫害等可利用害虫趋性,用糖醋液和杨柳枝把诱杀粘虫成虫,用黄板诱杀蚜虫。

生物防治。保护和利用高粱地中的草蛉、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,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。

蚜虫。在拔节前后百株蚜量**—**头、孕穗抽穗期百株蚜量***—***头时,用**%烟碱水剂****倍液或*.*%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****倍液喷雾防治。

粘虫。用杀虫灯或用糖醋液诱杀成虫,在幼虫三龄前,用*.*%印楝素乳油-绿晶***—***倍液或**制剂喷雾防治。

地老虎。在成虫产卵前和高粱移栽后,可选用泡桐叶覆盖幼苗、人工捕捉幼虫,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等方法防治。 

高粱条螟。及时处理秸秆,清除越冬寄主,以减少虫源。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,也可用赤眼蜂进行防治,还可选用苦参碱、印楝素、除虫菊素和藜芦碱等生物制剂或**制剂喷雾防治。 

玉米螟。及时处理秸秆,清除越冬寄主,以减少虫源。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,也可用赤眼蜂进行防治,还可选用苦参碱和印楝素藜芦碱等生物制剂或**制剂喷雾防治。 

穗螟。抽穗期成虫产卵前。及时收割脱粒和晾晒,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,也可用苦参碱、印楝素和除虫菊素等生物制剂喷雾防治。 

虻蝇。在幼虫蛀入前的成虫产卵期。拔除枯心苗和拾除病株残体,选用苦参碱、印楝素、除虫菊素和藜芦碱等生物制剂喷雾防治成虫和幼虫。

炭疽病、纹枯病、紫斑病,锈病等高粱主要病害,在病害发生初期用中生菌素或蛇床子素或春雷霉素、小檗碱、香芹酚、哈次木霉菌等生物农药交替用药防治。

黑穗病。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防治黑穗病的最佳时间和措施。 

大、小斑病。清除病株残体,发病初期选用大黄素甲醚等生物制或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等矿物源产品喷雾防治。 

紫斑病。发病初期。清除病株残体,发病初期选用春雷霉素、小檗碱、大黄素甲醚、蛇床子素等生物农药或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等矿物源产品喷雾防治。 

靶斑病。清除病株残体,减少越冬菌源;发病初期选用蛇床子素等生物制剂或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等矿物源产品喷雾防治。 

炭疽病。搞好种子处理,合理密植,及时处理病株残体;发病初期选用大黄素甲醚、蛇床子素等生物制剂或石硫合剂等矿物源产品喷雾防治。 

红条病毒病。及时防治蚜虫和清理病株残体,适期播种,增施有机肥,及时中耕除草,培土保墒等。 

项目官方指定标书制作单位:18652225819

IOS

Android

微信客服

APP下载

注册